聯系我們 >>
電話:+86-25-88017186傳真:+86-25-88017189
郵箱:
service@hopetesting.com
地址:南京市棲霞區(qū)棲霞經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紅楓科技園C1棟6層
站在風口上的草甘膦,我國將對其有何措施?
發(fā)布日期:2019/11/8 點擊:1330
自20世紀70年代草甘膦問世以來,迅速在全球范圍內成為主流的除草劑,但世衛(wèi)組織聲稱“草甘膦可能致癌”后,自此便爭議不斷,全世界一些國家已經開始禁用。
2014年,斯里蘭卡禁止使用和銷售含有草甘膦的產品,是全球首個禁用草甘膦農藥的國家。
2016年,馬耳他全面禁止使用草甘膦,歐盟出現首個禁用草甘膦國家;葡萄牙禁止在所有公共場所使用草甘膦。
2017年,比利時禁止本國的園丁使用草甘膦;法國開始禁止在公共場所使用除草劑草甘膦;泰國限制使用草甘膦,限制使用地點,標簽區(qū)域內禁止使用。
2018年,丹麥政府禁止在收獲前噴灑草甘膦,印度旁遮普邦禁止草甘膦在該地區(qū)銷售。
2019年,法國開始在農業(yè)生產上禁止使用草甘膦;印度喀拉拉邦宣布禁止銷售、分銷和使用草甘膦產品;美國禁止將草甘膦作為干燥劑在燕麥收獲前噴灑;越南禁止進口草甘膦;非洲馬拉威暫停草甘膦進口許可;奧地利全面禁用草甘膦。
9月4日,德國內閣批準環(huán)境部長斯文婭•舒爾策提出的“昆蟲保護行動計劃”,決定從2023年12月31日起禁止使用除草劑草甘膦。德國環(huán)境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:“聯邦政府將從2020年起實施系統(tǒng)性的戰(zhàn)略,大幅減少含草甘膦的植物保護產品的使用,目標是2023年前,至少減少75%草甘膦應用!
在我國,2019年貴州開展茶園菜園果園清園行動,全面禁止使用化學除草劑,廣泛開展“寧要草、不要草甘膦”宣傳活動,組織農藥管理和農業(yè)執(zhí)法人員對轄區(qū)內的農藥經營、使用環(huán)節(jié)全面檢查,發(fā)現問題,堅決查處。并且在2019年上半年,貴州省農業(yè)農村廳查處132起草甘膦等除草劑,沒收草甘膦等除草劑20余噸,罰款27.87萬元。
除草劑到底惹了誰?
雜草一直是農業(yè)種植過程中的大敵,嚴重時可導致減產20%~50%。面對雜草,化學除草劑方便、省事、省工,為農業(yè)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。各種各樣除草劑的大量使用,的確提高了生產效率,對農業(yè)生產可以說是一大進步。
同時,使用各類除草劑給環(huán)境和人類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。如過量使用除草劑導致嚴重抑制、阻礙了作物的正常生長,或者使抗逆性下降、產量下降,或者對茬作物產生交叉影響;同時也導致了土壤、水源的污染,如果連續(xù)使用將會使土壤變得板結。
最重要的是,除草劑會在作物組織中積累,從而導致人體食用后在人體中不斷積累,產生慢性危害。如破壞神經系統(tǒng)的正常功能,干擾人體內激素的平衡,降低人體免疫力,以及導致癌變等。之前央視曝光了14種德國啤酒中,檢出含有草甘膦農藥殘留物。
鬧得最沸沸揚揚的就是草甘膦賠償事件,2018年美法院裁定草甘膦除草劑致癌,孟山都需賠患者2.89億美元(近20億人民幣)。這是自2015年世衛(wèi)組織聲稱“草甘膦可能致癌”后,對草甘膦唯一一個裁定致癌案件。長期使用草甘膦的人,會增加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癌癥的風險,草甘膦被世衛(wèi)組織列為“可能致癌物質”。草甘膦通過農殘及轉基因大豆等作物,進入了食物鏈,極有可能破壞人體免疫系統(tǒng),危害人類健康。
除此之外,草甘膦還會對土壤和作物造成危害。如傷害作物根系,抑制植物生長,消耗土壤鐵、鋁離子導致作物“缺素癥”,抗草甘膦的超級野草瘋長,土壤酸化板結,污染水源,給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帶來影響。
目前,全世界已超過30多個國家或地區(qū)開始禁止或限制使用草甘膦。
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草甘膦生產商和出口商,國際上對草甘膦的禁令也是國內參考的依據。隨著我國農藥實現“負增長”及發(fā)展綠色高質量農業(yè),相信不久的將來,我國也會采取相應的限制措施。同時草甘膦的禁用也為綠色、環(huán)保、安全的有機農業(yè)提供了機會。
來源:農藥快訊
2014年,斯里蘭卡禁止使用和銷售含有草甘膦的產品,是全球首個禁用草甘膦農藥的國家。
2016年,馬耳他全面禁止使用草甘膦,歐盟出現首個禁用草甘膦國家;葡萄牙禁止在所有公共場所使用草甘膦。
2017年,比利時禁止本國的園丁使用草甘膦;法國開始禁止在公共場所使用除草劑草甘膦;泰國限制使用草甘膦,限制使用地點,標簽區(qū)域內禁止使用。
2018年,丹麥政府禁止在收獲前噴灑草甘膦,印度旁遮普邦禁止草甘膦在該地區(qū)銷售。
2019年,法國開始在農業(yè)生產上禁止使用草甘膦;印度喀拉拉邦宣布禁止銷售、分銷和使用草甘膦產品;美國禁止將草甘膦作為干燥劑在燕麥收獲前噴灑;越南禁止進口草甘膦;非洲馬拉威暫停草甘膦進口許可;奧地利全面禁用草甘膦。
9月4日,德國內閣批準環(huán)境部長斯文婭•舒爾策提出的“昆蟲保護行動計劃”,決定從2023年12月31日起禁止使用除草劑草甘膦。德國環(huán)境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:“聯邦政府將從2020年起實施系統(tǒng)性的戰(zhàn)略,大幅減少含草甘膦的植物保護產品的使用,目標是2023年前,至少減少75%草甘膦應用!
在我國,2019年貴州開展茶園菜園果園清園行動,全面禁止使用化學除草劑,廣泛開展“寧要草、不要草甘膦”宣傳活動,組織農藥管理和農業(yè)執(zhí)法人員對轄區(qū)內的農藥經營、使用環(huán)節(jié)全面檢查,發(fā)現問題,堅決查處。并且在2019年上半年,貴州省農業(yè)農村廳查處132起草甘膦等除草劑,沒收草甘膦等除草劑20余噸,罰款27.87萬元。
除草劑到底惹了誰?
雜草一直是農業(yè)種植過程中的大敵,嚴重時可導致減產20%~50%。面對雜草,化學除草劑方便、省事、省工,為農業(yè)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。各種各樣除草劑的大量使用,的確提高了生產效率,對農業(yè)生產可以說是一大進步。
同時,使用各類除草劑給環(huán)境和人類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。如過量使用除草劑導致嚴重抑制、阻礙了作物的正常生長,或者使抗逆性下降、產量下降,或者對茬作物產生交叉影響;同時也導致了土壤、水源的污染,如果連續(xù)使用將會使土壤變得板結。
最重要的是,除草劑會在作物組織中積累,從而導致人體食用后在人體中不斷積累,產生慢性危害。如破壞神經系統(tǒng)的正常功能,干擾人體內激素的平衡,降低人體免疫力,以及導致癌變等。之前央視曝光了14種德國啤酒中,檢出含有草甘膦農藥殘留物。
鬧得最沸沸揚揚的就是草甘膦賠償事件,2018年美法院裁定草甘膦除草劑致癌,孟山都需賠患者2.89億美元(近20億人民幣)。這是自2015年世衛(wèi)組織聲稱“草甘膦可能致癌”后,對草甘膦唯一一個裁定致癌案件。長期使用草甘膦的人,會增加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癌癥的風險,草甘膦被世衛(wèi)組織列為“可能致癌物質”。草甘膦通過農殘及轉基因大豆等作物,進入了食物鏈,極有可能破壞人體免疫系統(tǒng),危害人類健康。
除此之外,草甘膦還會對土壤和作物造成危害。如傷害作物根系,抑制植物生長,消耗土壤鐵、鋁離子導致作物“缺素癥”,抗草甘膦的超級野草瘋長,土壤酸化板結,污染水源,給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帶來影響。
目前,全世界已超過30多個國家或地區(qū)開始禁止或限制使用草甘膦。
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草甘膦生產商和出口商,國際上對草甘膦的禁令也是國內參考的依據。隨著我國農藥實現“負增長”及發(fā)展綠色高質量農業(yè),相信不久的將來,我國也會采取相應的限制措施。同時草甘膦的禁用也為綠色、環(huán)保、安全的有機農業(yè)提供了機會。
來源:農藥快訊